失踪了好一阵子,是因为我到一个话剧剧组去打杂了。这个戏叫《马前马前!》
“马前”,一个有点儿怪的名字,是相声行的术语,快点儿的意思。
《马前马前!》是一出小剧场话剧,2009年11月11日-22日,她在国家话剧院小剧场悄然上演。
国家话剧院小剧场坐落于帽儿胡同45号院,就在鼓楼与地安门之间的后门桥旁边,传说原来这里是提督衙门。
十年前这里是叱咤风云的北京小剧场戏剧发源地之一,尘封十年,她在游戏中再度启用。
后门桥从元代就有了,那个时候她叫万宁桥,是积水潭码头的入港闸口,那个时候积水潭两岸就像今天的后海,商贾云集轻歌曼舞好不热闹。元世祖忽必烈在这里俯瞰水面,称这里“(舟由)舻蔽水”。其实就是船把水面堵了一个严实,类似我们今天的二环路。我们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,那个时候,北京叫做元大都。
手拿热狗,憧憬未来
《马前马前!》的导演黄盈是新一代青年导演的领军人物,有网友封给他“免检”的标签。也有朋友是这样评价黄盈的:“黄怨长眼瞅着就快当北京小剧场戏霸了,可是仍然没有学会装逼,写字儿依然只有小学二年级水平,一天到晚拎一个破水壶跟哪儿晃悠,穿一条阿迪达斯运动裤,过两天一冷再戴一毛线帽子,整个一中央戏剧函授大专班学员蹭课造型。”
就是这个人,一年导了四出戏,复排的《未完待续》和《两个人的法式晚餐》,新排的《卤煮》和《马前马前!》。至少新排的俩戏风格迥异。
威尼斯的马前
安南工匠终于领到了盼望已久的工资
我们回家吧。
美丽的女主角
十样杂耍演技派
有人说,《马前马前!》是她看过的最High的小剧场戏剧;
有人说,看《马前马前!》记得带上些钢崩、还要大包小包,这样才能玩得开心;
有观众进场就懵了,问演员坐在哪里看戏最好。演员奉上热茶回答道:我向您保证,没有最佳看戏位置,完全各凭天命;
进门之前,每人领到一个“家”
然后,搬起你的家,和我们一起迁徙
小剧场开出真火车
其实,《马前马前!》是一部有很多缺陷的戏,并不完美,但是马前马前整个剧组都很和谐。每天戏后,演员们等着导演对场记单。有一天,导演不能到场,演员梁杰里很失落,电话询问明天导演会不会来。
戏还在演,不能更多剧透。可以透露的是,这是一出有吃有喝好玩好看的戏。适合生活在北京的每一个人。
道具:消失了的地安门
道具:消失了的东长安街牌楼
我们都是牌楼脚下的北京居民

